施工图预算审查的内容与方法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投稿人: 时间:2018-11-21 浏览次数:
施工图预算审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审查的基本规定
(二)审查的内容
1.编制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2.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避免重复
3.计价依据使用是否恰当
4.各种要素的市场价格选用、取费用是否合理
5.是否超过概算以及可能的偏差分析
(三)施工图预算的审查方法
1.逐项审查法(全面审查)
◆特点:审查效果好;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适用:工程量较小、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
2.标准预算审查法(标准图纸→标准预算)
◆特点:时间短、效果好;适用范围受限。
◇适用:采用标准图纸的工程。
3.分组计算审查法
◆思路:工程分项按关联数据(“三线一面”)进行编组,利用同组数据进行审查。
◇特点:速度快、工作量小;对人员要求较高。
4.对比审查法
◇思路:选择“同类预算”;对比,审查。
◆“同类预算”(同类工程):同一施工图,基础或现场不同;设计相同,建筑面积不同;面积相同,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等。
5.“筛选”审查法
◆思路:制订单位建筑面积的工程量、单价、用工等基本指标后,筛选、审查有关的工程分项。
◇特点:简单易懂、速度较快;确定基本指标、发现问题的处理不易。
6.重点审查法
◆思路:针对重点,严格审查。
◇特点:审查时间短、效果好;审查的重点难以精准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