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投稿人: 时间:2021-05-16 浏览次数: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一)垫层
垫层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150mm;
垫层: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
排水垫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湿度较大;
半刚性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
(二)基层
1.基层的作用:
(1)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2)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3)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
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排水基层。
3.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4.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
(三)面层
1.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
2.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在自由边处,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