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动态网校名师网校课程网校帮助学员心声课件更新免费试听招生方案快速选课  

绿色施工技术-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七第3页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投稿人:  时间:2017-12-23   浏览次数:





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7.10.1 技术内容
地面一次成型工艺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150mm钢管压滚压平提浆,刮杠调整平整度,或采用激光自动整平、机械提浆方法,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前铺撒耐磨混合料(精钢砂、钢纤维等),利用磨光机磨平,最后进行修饰工序。地面一次成型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具有避免地面空鼓、起砂、开裂等质量通病,增加了楼层净空尺寸,提高地面的耐磨性和缩短工期等优势,同时省却了传统地面施工中的找平层,对节省建材、降低成本效果显著。
7.10.2 技术指标
(1)冲筋:根据墙面弹线标高和混凝土面层厚度用L40×63×4的角钢冲筋,并用作混凝土地面的侧模,角钢用膨胀螺栓(@1000mm)固定在结构板上,用激光水准仪进行二次抄平。
(2)铺撒耐磨混合料:混合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撒布过早会使混合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会失去粘结力,使混合料无法与混凝土粘合而造成剥离。判别混合料撒布时间的方法是脚踩其上,约下沉5mm时,即可开始第一次撒布施工。墙、门、柱和模板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宜优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而致分离,撒布后用木抹子抹平。拌合料吸收一定的水分后,再用磨光机除去转盘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第二次撒布时,先用靠尺或平直刮杆衡量水平度,并调整第一撒布不平处,第二次方向应于第一次垂直。第二次撒布量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磨光,并重复磨光机作业至少两次,磨光机作业时应纵横相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
(3)表面修饰。磨光机作业后面层仍存在磨纹较凌乱,为消除磨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方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
(4)养护及模板拆除。地面面层施工完成24h后进行洒水养护,在常温条件下连续养护不得少于7d;养护期间严禁上人;施工完成24h后进行角钢侧模拆除,应注意不得损伤地面边缘。
(5)切割分隔缝。为避免结构柱周围地面开裂,必须在结构柱等应力集中处设置分格缝,缝宽5mm,分隔缝在地面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完工后5d左右),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柱距大于6m的地面须在轴线中切割一条分格缝,切割深度应至少为地面厚度的1/5。填缝材料采用弹性树脂等材料。
7.10.3 适用范围
停车场、超市、物流仓库及厂房地面工程等。
7.10.4 工程案例
抚顺罕王微机电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沈阳友谊时代广场项目、大连富丽华项目、邯郸友谊时代广场等工程。
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7.11.1 技术内容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新型模板体系、新型墙体材料或采用预制墙体,使墙体表面允许偏差、观感质量达到免抹灰或直接装修的质量水平。现浇混凝土墙体、砌筑墙体及装配式墙体通过现浇、新型砌筑、整体装配等方式使外观质量及平整度达到准清水混凝土墙、新型砌筑免抹灰墙、装饰墙的效果。
现浇混凝土墙体是通过材料配制、细部设计、模板选择及安拆,混凝土拌制、浇筑、养护、成品保护等诸多技术措施,使现浇混凝土墙达到准清水免抹灰效果。
对非承重的围护墙体和内隔墙可采用免抹灰的新型砌筑技术,采用粘接砂浆砌筑,砌块尺寸偏差控制为1.5 mm~2mm,砌筑灰缝为2 mm~3mm。对内隔墙也可采用高质量预制板材,现场装配式施工,刮腻子找平。
7.11.2 技术指标
(1)现浇混凝土墙体是通过材料配制、细部设计、模板选择及安拆,混凝土拌制、浇筑、养护、成品保护等诸多技术措施,使现浇混凝土墙达到准清水免抹灰效果。
准清水混凝土墙技术要求参见下表。
表7.4 准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说明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尺量 表面平整密实、无明显裂缝,无粉化物,无起砂、蜂窝、麻面和孔洞,气泡尺寸不大于10mm ,分散均匀。
2 截面尺寸(柱、墙、梁) ±2 尺量 
3 垂直度 层高 5 坠线 
  全高 30  
4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塞尺 
5 角、线顺直 4 线坠 
6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5 拉线、尺量 
7 接缝错台 2 尺量 
8 阴阳角方正 3  

(2)新型砌筑免抹灰墙体技术要求参见表7.5。
表7.5 新型砌筑墙技术要求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说明
1 砌块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 ±2 —— 新型砌筑是采用粘接砂浆砌筑的墙体,砌块尺寸偏差为1.5~2mm,灰缝为2~3mm

  宽(厚)度 ±1.5  
  高度 ±1.5  
2 砌块平面弯曲 不允许 —— 
3 墙体轴线位移 5 尺量 
4 每层垂直度 3 2m托线板,吊垂线 
5 全高垂直度≤10m 10 经纬仪,吊垂线 
6 全高垂直度>10m 20 经纬仪,吊垂线 
7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 

7.11.3 适用范围
适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工程。
7.11.4 工程案例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京市顺义区中国航信高科技产业园区、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核心岛)会议中心、华都中心等工程。

tags:绿色施工技术-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建工网校 | 建设工程教育 | 客服QQ | 网站导航 | 百度地图

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建工网

豫ICP备14002508号-2 | 内容勘误邮箱:jsgc1618#126.com(为了防止垃圾邮件,请将#替换为@)